• 币游


  • 兽药GMP验收通过企业  GMP验收号:(2014)兽药GMP证字202号  生产许可证号 :(2014)兽药生产证字15352号
    服务电话:0535-5627222
    8月份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
    进入8月,天气愈加闷热 ,又值夏秋交替,雷雨天气多发 ,气温变化幅度加大。沿海地区进入台风多发期 ,部分地区暴雨频发,养殖水质 、底质也易受天气影响,各地要进一步加强病害防控工作。
      
      一、病害预测
      
      根据近几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和今年各地养殖水生动物发病情况,8月份需关注以下疾病:
      
      (一)重点关注疾病
      
      1.链球菌病:主要危害对象是罗非鱼 ,常于夏、秋两季发生,流行水温为25~37℃,在水温高于30℃时易暴发 ,主要危害罗非鱼亲鱼及体重100g以上的幼鱼和成鱼 。近年来罗非鱼各主养区均有不同程度爆发该病,广东、广西、海南等罗非鱼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
      
      2.刺激隐核虫病:主要发生对象为大黄鱼、石斑鱼 、卵形鲳鲹等 ,刺激隐核虫的最适发育水温25℃左右 ,夏、秋两季是该病的高发期 ,特别是台风过后,海区环境变化大 ,鱼体抵抗力差时更易爆发。福建 、浙江等大黄鱼网箱养殖区及沿海省份需重点防控。
      
      3.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主要发生对象为鲤 、鲫、鲂等多种淡水养殖鱼类。特点是发病鱼种类多,流行范围广,尤其多呈急性流行,发病后死亡率高,特别是水温持续在28℃以上、高温季节过后水温仍在25℃以上时最为严重,各淡水鱼主要养殖地区需重点防控。
      
      4.红腿病:主要危害对象为南美白对虾 、中国对虾、斑节对虾等  ,该病发生多与养殖环境池底污染和水质不良有关,8~9月最常发生 。沿海对虾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5.鳖腮腺炎病 :发生对象为中华鳖,发病水温25~30℃,浙江、安徽、江西等中华鳖主养区需重点防控。其他病害如腐皮病、红底板病 、白底板病等也需做好防范。
      
      6.河蟹颤抖病:发生对象为河蟹,池塘 、稻田、苇田、网围养殖河蟹均会发生 ,江苏、辽宁、安徽、湖北等河蟹养殖区需重点防范。同时也需注意预防烂鳃病、固着类纤毛虫病等。
      
      (二)其他关注疾病
      
      1.草鱼出血病:主要发生对象为草鱼鱼种及1足龄青鱼,发病水温为20~30℃,在水温高于20℃时流行,25~28℃为流行高峰 ,草鱼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
      
      2.细菌性肠炎病:主要发生对象为草鱼、青鱼、鲤、鳙等多种淡水养殖鱼类。在水温高于18℃时流行,25℃~30℃为流行高峰 。从鱼种到成鱼都可发病 ,且死亡率较高。各淡水鱼主要养殖地区需重点防控。
      
      3.锦鲤疱疹病毒病:主要发生对象为鲤鱼和锦鲤 ,发病水温为18℃~30℃ ,尤其在22℃~28℃易发生。广西、江苏、河南、河北 、山东等地需重点防控 。
      
      4.指环虫病:主要危害草鱼、鲢、鳙 、鲤 、鳗鲡等鱼类,尤以鱼种最易感染 。多数种类的指环虫繁殖适宜水温为20℃~25℃。各淡水鱼主养区均需做好预防。
      
      5.白斑综合征:往年主要发生对象为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等 ,今年有克氏原螯虾主养区发生该疾病,发病地区和面积呈扩大趋势 ,各沿海省份对虾主养区及江苏 、湖北、安徽、江西等克氏原螯虾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6.肝胰腺坏死症 :俗称“偷死病”,主要发生对象为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斑节对虾等,多由于投苗密度过大、饲料投喂过量 ,养殖水质恶化等原因引起,沿海对虾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二、防控措施
      
      (一)该月各养殖种类生长速度较快,应注意保持合理的养殖密度,宜采用轮捕轮放的方式捕大留小、补放夏花等 。
      
      (二)针对天气闷热可能造成的鱼类缺氧 ,应合理开启增氧设备。注意观察鱼类的摄食和水质情况,发现缺氧及时采取注入新水、开启增氧机等措施 。
      
      (三)加强突发性天气应对 ,密切关注暴雨、台风等突发性天气预报,及时加固养殖设施。台风暴雨期间,要关注养殖动物的应激性反应,加强投喂管理 ,增强鱼体免疫力  。台风过后 ,宜使用低刺激性消毒剂对鱼体进行消毒,及时捞除死鱼(虾、蟹),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疾病蔓延 。
      
      (四)病害防治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 ,在相关专业机构和技术人员指导下实施,也可从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查询。